周五(2月18日)亚洲时段,现货黄金延续昨日一度升穿每盎司1900美元的涨势,刷新近八个月高点至1902.39美元/盎司。在美国总统拜登表示有充分迹象表明俄罗斯计划入侵乌克兰后,投资者争相入手避险黄金。 据环球网报道,当地时间17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发表讲话时再次宣称,“所有迹象”表明俄罗斯准备入侵乌克兰,他同时表示,美国“有理由相信”莫斯科正在谋划某种隐秘的行动,以使
2022-02-18
美国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在周一接受CNBC访谈时表示,美联储的信誉岌岌可危,需要提前加息。其主张将利率迅速提高一个百分点,以对抗加速攀升的通胀。 布拉德坚称,通胀数月来一直居高不下,美联储需要强有力地使用其工具来控制物价上涨。“我不只是看1月的报告,最近的四份报告一并显示,美国通胀正在扩大,并可能加速。” 上周四美国1月通胀数据再度爆表。布拉德表示,通胀对中低收入家庭来说非常
2022-02-15
继本周一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预计中期内通胀会降至央行目标,承诺欧央行不需要大幅收紧货币,采用视数据而定的“逐步”行动后,其再次重申,若理事会急于收紧货币政策,将打击经济从疫情中反弹的势头。 当地时间周五,拉加德重申欧洲央行将“逐步”加息的立场,并表示一切行动都将是渐进式的。 在2月3日的记者会上,拉加德不再否认今年加息可能,强调结束净购债后再加息,3月基于
2022-02-11
当地时间2月7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欧洲2022年会议上表示,目前正与美国和挪威等国家就增加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进行谈判,以确保获得更多的天然气供应来源。 据此前统计数据,欧盟进口天然气有超过41%来自俄罗斯。但由于近来乌克兰边境地区局势持续紧张,欧盟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量低于预期,加上欧洲的天然气储存量比一年中的多数时间少10%,天然气价格已经飙升到创纪录的水平,欧盟对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感到十分担忧。 &nbs
2022-02-08
美股近来的惨跌未能动摇美联储收紧货币的决心。周三,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1月利率决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该央行已准备好在3月加息,不排除FOMC每次会议都加息的可能性,以应对通货膨胀。 该消息公布后,美股三大指数跳水,道指由涨近1%迅速转跌,标普500指数由涨1.8%收窄至涨0.3%,纳指由涨2.6%跌至涨0.9%,尾盘三大指数均转跌,最终仅纳指勉强收涨0.02%。 美国国债收益率大涨,十年期美债收益率
2022-01-27
近期,乌克兰紧张局势加剧,这不止重创俄罗斯金融市场,西方世界、尤其是毗邻俄罗斯的欧洲市场也都未能幸免。 上周末,美国下令其驻乌克兰大使馆工作人员的亲属撤离,非必要岗位工作人员也被允许离开,同时,还敦促在乌克兰的美国公民考虑离开。美国国务院在一份声明中称,有报告称俄罗斯正计划对乌克兰采取重大军事行动。英国政府周一开始从英国大使馆撤出一些工作人员和家属。 北约负责人警告说,估计有10万名俄罗斯军队在边境集
2022-01-25
当地时间19日,英国与美国表示,两国已经开始就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对英国钢铁和铝出口征收的关税问题进行正式谈判。 双方未透露谈判的具体日期或时间表。据悉,谈判内容将涉及全球钢铁和铝产能过剩,包括美国对来自英国的金属征收关税,以及英国对美国产品征收的25%报复性关税,具体包括威士忌、摩托车、牛仔裤和烟草等。 2018年3月,特朗普政府根据1962年贸易法的一项国家安全条款,对包括欧盟、英国和日本等国在内的
2022-01-20
欧元区19国财政部长当地时间17日在欧盟总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重点讨论了如何修改欧洲《稳定与增长公约》中关于政府债务上限的条款。欧盟委员会副主席东布罗斯基斯当天会后表示,各国基本同意修改原公约中比较严格的条款,而采取更符合实际也更可操作的办法。 《稳定与增长公约》中规定,各签约国的国债不能超出国民生产总值60%的上限,如果超过必须每年保证减少超出部分的5%。目前的现实是欧洲大部分国家为应对疫情大量发放各类补贴,政府债务
2022-01-18
新华财经北京1月14日电,越来越多的美联储高官都在支持3月加息,他们担心疫情对商品、服务和工人供应的破坏,将令高通胀在美国经济中变得根深蒂固,对抗通胀正式成为下阶段美联储的政策重心。 13日,美联储理事布雷纳德出美联储副主席的参议院提名听证举行,其表示,对今年3月加息持开放态度,称“一旦量宽净购债结束就可以加息”,并支持在开始加息“一段时间之后”缩表,预计未来
2022-01-14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0日援引哈萨克斯坦媒体报道,阿拉木图副市长9日表示,市长在5日的骚乱中遭到袭击。 上周,哈萨克斯坦因天然气价格蹿升而爆发抗议浪潮。尽管哈政府试图平息争议并降低燃气价格,但抗议演变为与执法人员对抗的骚乱,哈政府随即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哈总统上周五(7日)表示,仍有武装人员持续抵抗,将继续与那些手持武器的人进行战斗,同时,他表示,政府已与和平抗议者就紧迫的社会和经济问题达成共识。 同时,
2022-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