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11月份特朗普突然宣布單方面退出《伊朗核協議》,並重啟對伊朗制裁法案,要求各國將從伊朗進口石油量降至為零,期間雖有國家向美國申請豁免權,但針對豁免國的最後期限亦在本年度的5月2日。截止到目前,最後期限的來臨也讓伊朗方面頗為憂鬱,並一再申明若伊朗遭遇制裁將武力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以切斷整個中東地區的原油出口供給。基於此背景之下,美國方面會有何行動?而相對應的舉動是否會重新洗牌原油市場?此外,霍爾木茲海峽爭奪戰的風險對黃金市場又會產生何種效果?
(一)美國保持"常規操作"——擼起袖子秀肌肉
上周日,美國中央司令部派出林肯號航母戰鬥群以及轟炸機部隊,意味著林肯號會前往紅海或駛向阿拉伯海域或波斯灣,有意向伊朗正式發出警告。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對此申明稱:“美國不是向伊朗宣戰,但我們得有充分准備,足以對任何攻擊做出反擊。但若美國或盟友利益受損害,美方將實施無情打擊。”由此,中東亂局這一不確定因素的存在,徹底帶動諸如黃金、原油市場的再次洗禮。
圖示:美國航母艦隊群
(二)美伊對峙滋生避險 金價受益旨在C浪拉漲
俗話說:炮聲一響,黃金萬兩。因黃金本身具備的避險屬性,在風險事件中,黃金往往成為市場熱捧的焦點。雖然目前伊朗和美國之間的武力沖突並未發生,但在伊朗面臨完全制裁背景下,伊朗單純坐以待斃的可能性較低。伊朗為了謀求本國利益和生存以及對中東其他產油國的報複行為,或將對霍爾木茲海峽有針對性的武力騷擾,亦或對美國及其盟國發動恐怖襲擊等抗議性動作。但無論是哪一種,全球動亂下的避險情緒都將有利於催生黃金支撐效果的強化。
圖示:避險情緒
此外,在技術面上,黃金從1311美元/盎司附近下跌至1266美元/盎司並經曆兩次測試支撐有效之後,短周期的下跌五浪已經結束,目前技術面上考慮金價維持A-B-C浪的反彈修正為主,其修正的上方主壓力位在1295--1311區間附近。
(三)美伊制裁暴露OPEC內部矛盾 原油市場面臨新一輪洗牌
伊朗作為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內部原油產出能力前三的國家,對整個OPEC組織有著較深的影響。而因為和沙特以及美國之間的矛盾,致使目前伊朗陷入被制裁的境地。回望2018年沙特王儲執掌大權之後,沙特和伊朗兩國之間的沖突不斷加深,乃至在去年沙特王儲訪問美國期間曾向特朗普表態,若美國能重啟對伊制裁,沙特則願意按照特朗普的意思來行事以打壓原油。由此可猜測,沙特既有和美國合作的意願;亦有清理伊朗,重新洗牌OPEC內部的想法。而今年,特朗普在臨近美國國會大選之時選擇完全封鎖伊朗石油出口,亦有再次爭取沙特和美國合作的嫌疑,借助沙特的合作來打壓油價。
圖示:OPEC組織
此外,原油的技術層面上,在2018年油價從77美元/桶附近一路跌至42.4美元/桶,隨後雖有較強的反彈,但上方64美元/桶的壓力在近期依然確認有效。若本身油價在多次測試該壓力位附近時仍未能有效突破,則油價將有再次下挫測試51美元/桶的風險。
(四)此消彼長 美國天然氣坐收漁利
自2017年下半年以來,美國天然氣鑽井數量開始穩步回升,而其液化天然氣生產能力的提高致使美國有能力向歐洲大量供應其產品,但因為歐盟此前對伊朗天然氣市場巨大的投資計劃,美國不得不和伊朗瓜分整個歐洲市場。然而美國對伊的制裁,導致這一形式被完美逆轉。首先,歐洲道達爾公司宣布從伊朗撤離即標志著天然氣投資計劃的失敗,伊朗天然氣產量受到限制。此外,因制裁的限制,伊朗天然氣只能出口至鄰國附近,直接迫使這個天然氣儲量世界第二的國家其天然氣出口大受限制。由此,美國借助對伊制裁直接贏下整個歐洲市場。
圖示:美國天然氣鑽井總數
(五)來自受害方的“核爆”--鈾濃縮計劃
伊朗與六國在2015年簽訂核協議,放棄擁有濃縮鈾以換取各國放寬經濟制裁。但美國總統特朗普在2018年單方面撕毀協議甚至演變到現在美國艦隊入駐中東海域。伊朗總統在5月8日分別向中、英、法、德、俄等國領導人表示決定停止履行2015年達成的核協議中部分承諾,並申明會繼續保存剩餘濃縮鈾,而且在未來60日內若未能達成新協議,伊朗將重新研制濃縮鈾。在目前緊張的局勢下,伊朗方面的發言加劇市場對局部風險的擔憂,尤其是在未來的60天內,不確定性及避險或將成為黃金市場多頭催化劑。
圖示:伊朗核計劃
重要聲明:上述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本文出自百利好金業官網(www.plotiobullion.com),轉載請注明。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百利好智庫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