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議會選舉初步結果出爐
歐洲議會選舉5月23日至26日在歐盟28個成員國舉行。所有28個歐盟成員國投票皆已結束,並於26日夜間開始陸續公布各自投票結果。初步統計顯示,傳統優勢黨團實力減弱,極右翼政黨席位增加,未來議會各派政治力量更趨多元化。
歐洲議會公布的數字顯示,預計歐盟兩大傳統黨團——歐洲人民黨黨團和社民黨黨團有望分獲180席和152席,二者都比上屆有所下降。過去,這兩大黨團的席位合計超過歐洲議會的半數,從而可以形成大聯盟掌控歐洲議會。但根據目前的選舉結果,這一情況在今年恐將難以實現,可能會使歐盟的決策進一步分散和複雜化。
此次選舉,來勢洶洶的民粹主義政黨沒有取得預想般的成績,在歐洲整體投票中贏得29%的選票,略低於目前議會中的30%。意味著他們在歐洲層面仍未擁有重大全力,並難以阻止歐盟的重大決策。
德國方面,總理默克爾的保守黨聯盟在歐洲議會選舉中的得票大幅下降至28%,但席位數仍居第一。反對派綠黨贏得22%的選票,而極右民粹政黨新選擇黨獲得10.5%。
法國方面,瑪琳勒龐領導的極右政黨國民聯盟得票率居首,以微弱優勢領先總統馬克龍所屬的執政黨共和國前進黨。不過,親歐盟政黨仍占多數。
意大利方面,副總理薩爾維尼領導的Lega黨獲得了約28%的選票,另一位副總理馬約領導的m5黨有望獲得約20%的選票。這可能預示著聯合政府的動態將發生戲劇性的轉變,此前數月,他們就各自的宣言和部長任命問題爭論不休。
英國方面,據不完全計票結果顯示,極右翼政黨脫歐黨得票率接近一半,領先英國的兩個主要政黨。結果顯示了選民對英國議會的僵局的失望。
隨著更多選區公布統計結果,席位分配還可能發生變化。據歐洲議會發言人表示,歐盟27國的投票率目前估計約51%,是20年來最高,若計入英國的選票,投票率還可能上升到52%。
特蕾莎梅辭職保守黨上演黨魁爭奪戰
當地時間5月24日,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宣布將於6月7日正式辭職,保守黨內部將選舉出新首相。分析人士指出,即使特雷莎梅承諾辭職,亦難以打破脫歐僵局。
根據規定,首相卸任後將由執政黨內選舉產生的新領導人接替。新首相人選需經女王批准,任期至下次大選。保守黨已確認,新領導人的選舉程序將於6月10日正式啟動。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稱,目前已有8名保守黨成員確認參選。英國前外交大臣鮑裏斯·約翰遜、英國內閣辦公廳大臣利丁頓、前脫歐事務大臣拉布和環境、食品與農村事務大臣戈夫等人均被視為下屆首相職位的熱門人選,其中鮑裏斯·約翰遜的呼聲最高。去年7月,約翰遜因與特雷莎梅在脫歐問題上存在立場分歧而辭職。本月,約翰遜確認,一旦首相辭職,他將參與保守黨的領導權爭奪戰。
分析人士指出,上述這些候選人中“脫歐派”優勢明顯,約翰遜、拉布、戈夫等人均不同程度支持“脫歐”,這使得英國今後無協議脫歐的可能性增加。
保守黨領導人爭奪戰日漸白熱化之際,反對黨高層則頻頻高調發聲:無論保守黨選誰出任新首相,都無助於解決脫歐難題,唯一的辦法是提前舉行大選。
分析認為,反對黨的虎視眈眈令保守黨陷入內有外患的僵局,保守黨想要順利選出黨魁、順利解決脫歐難題恐怕難以實現。
重要聲明:上述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本文出自百利好金業官網(www.plotiobullion.com),轉載請注明。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百利好智庫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