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26日,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報導,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相關國家以盧布進行天然氣貿易結算的機制已生效,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正在落實“盧布支付”的總統令,實施新的支付機制。 當地時間4月27日,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發表聲明宣佈,由於未按時用盧布進行天然氣貿易結算,從當天起暫停向波蘭和保加利亞供應天然氣。這兩個國家成為俄方“盧布結算令”發佈後首
2022-04-28
當地時間4月24日20時,法國總統大選第二輪投票結束,馬克龍得票率過半,贏得此次大選的勝利。其是繼2002年雅克·希拉克(Jacques Chirac)以來第一位贏得連任的法國總統。 這次大選結果符合市場的普遍預期,此前,市場不斷預警,一旦“極右立場”的勒龐當選將成為全球“黑天鵝”風險事件,圍繞法國國內和歐盟政策的不確定性或將急劇上升,市場也可能會受到衝擊。
2022-04-25
美東時間4月20日,媒體援引知情者消息稱,卡塔爾國有能源企業Qatar Energy正在與天然氣買家磋商,考慮是否要擴大去年啟動的300億美元修建六座液化天然氣(LNG)工廠專案。該公司在評估至少增設一座工廠的成本,以及包括中國在內的海外客戶對增加產能有多大的興趣。 消息人士稱,Qatar Energy還在磋商初期,可能會堅持原計畫,到2027年,將年均最高產量擴大60%,增至將近1.3億噸。按計畫,卡塔爾上述專案的首
2022-04-21
週一,日元兌美元連續第12個交易日下跌,並已跌至2002年5月以來的最低水準,且預計將延續其史上最長連跌(根據彭博匯總的1971年以來數據——美國在當年放棄金本位制)。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表示,由於利率料將保持在低位,日元可能出現“非常快速”的變動。同時,與其言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聯儲可能會更激進地收緊貨幣政策,這對美元構成了支撐。 據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報導,由於日本央
2022-04-19
上周,歐盟終於就禁止進口俄煤炭達成一致,煤炭成為歐盟制裁俄羅斯的首個能源領域。然而該禁令全面生效期或從三個月後推遲到四個月後,因為約45%煤炭進口和70%動力煤依賴俄羅斯的歐盟,其內部沒能達成一致。 同時,歐盟對俄羅斯的下一個能源制裁來了!據《紐約時報》報導,歐洲官員正在起草對俄羅斯石油產品的禁運計畫,這是迄今為止對俄烏事件開始後最有爭議的懲罰措施,且這一舉措長期受到抵制,因為其將會給德國帶來巨大成本,並可能擾亂該地區
2022-04-15
參考消息網4月11日報道,據法新社莫斯科4月8日報道,在俄羅斯對烏髮起進攻後,盧布經歷了歷史性崩潰,但面對西方制裁,它在能源出口和嚴格的資本管制支持下成功地重新煥發生機。 報導稱,2月底到3月初,盧布匯率陷入自由落體式下跌,3月7日直接跌至140多盧布兌1美元。但自那天起,盧布不斷走強,上周五達到71盧布兌1美元,創下2021年秋季以來的新高。同時,77盧布兌1歐元是自2020年6月以來的最高水準。
2022-04-11
週四,美國參議院以100票贊成、0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了一項禁止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天然氣、煤炭和其他能源產品的法案,並送交總統拜登簽署。一旦拜登簽署,他上個月發佈的命令將成為法律。 不久前,參議院曾一致通過了一項取消俄羅斯與美國以及白俄羅斯和美國正常貿易關係的貿易地位法案,並允許美國對來自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商品加征高額關稅。預計石油禁令法案和貿易地位法案都將於當地時間4月7日晚些時候在眾議院進行投票。 一
2022-04-08
本週二,被拜登提名為美聯儲副主席的美聯儲理事佈雷納德表示,美聯儲需要迅速、積極地採取行動來壓低通脹。 此前,佈雷納德已被美國總統拜登提名為美聯儲副主席,即未來的央行“二把手”,目前其任命聽證仍在等待美國參議院進行。 佈雷納德在明尼阿波利斯美聯儲的一次討論中表示,政策收緊將包括迅速削減資產負債表和穩步加息。她的言論表明,加息幅度可能高於傳統的0.25個百分點。她認為目前美國通脹過
2022-04-06
當地時間週四(3月3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簽署天然氣“盧布結算令”,規定4月1日起,非友好國家公司應先在俄羅斯銀行開設盧布帳號,再經由此帳號支付所購買的俄羅斯天然氣。此法令適用於所有與在不友好國家註冊的公司簽訂的合同。 普京強調,如果拒絕從4月1日起以盧布結算購買天然氣,這些“不友好國家 ”的公司將被視為未遵守天然氣合同規定義務,合同效力將被中止。他說:“
2022-04-01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29日上午10時30分(北京時間15時30分),俄羅斯與烏克蘭兩國代表團將在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爾展開新一輪面對面談判,這是雙方開始談判以來首次在白俄羅斯以外的國家進行面對面談判。 此輪談判將以閉門方式進行,不對媒體開放。作為俄烏黑海鄰國,土耳其與兩國關係密切,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土耳其多次表示願做俄烏衝突中立調解人。 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於28日表示,雙方新一輪談判的最大目標
2022-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