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2月18日)亞洲時段,現貨黃金延續昨日一度升穿每盎司1900美元的漲勢,刷新近八個月高點至1902.39美元/盎司。在美國總統拜登表示有充分跡象表明俄羅斯計畫入侵烏克蘭後,投資者爭相入手避險黃金。 據環球網報導,當地時間17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發表講話時再次宣稱,“所有跡象”表明俄羅斯準備入侵烏克蘭,他同時表示,美國“有理由相信”莫斯科正在謀劃某種隱秘的行動,以使
2022-02-18
美國聖路易斯聯儲主席布拉德在週一接受CNBC訪談時表示,美聯儲的信譽岌岌可危,需要提前加息。其主張將利率迅速提高一個百分點,以對抗加速攀升的通脹。 布拉德堅稱,通脹數月來一直居高不下,美聯儲需要強有力地使用其工具來控制物價上漲。“我不只是看1月的報告,最近的四份報告一併顯示,美國通脹正在擴大,並可能加速。” 上周四美國1月通脹數據再度爆表。布拉德表示,通脹對中低收入家庭來說非常
2022-02-15
繼本週一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預計中期內通脹會降至央行目標,承諾歐央行不需要大幅收緊貨幣,採用視數據而定的“逐步”行動後,其再次重申,若理事會急於收緊貨幣政策,將打擊經濟從疫情中反彈的勢頭。 當地時間週五,拉加德重申歐洲央行將“逐步”加息的立場,並表示一切行動都將是漸進式的。 在2月3日的記者會上,拉加德不再否認今年加息可能,強調結束淨購債後再加息,3月基於
2022-02-11
當地時間2月7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歐洲2022年會議上表示,目前正與美國和挪威等國家就增加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進行談判,以確保獲得更多的天然氣供應來源。 據此前統計數據,歐盟進口天然氣有超過41%來自俄羅斯。但由於近來烏克蘭邊境地區局勢持續緊張,歐盟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量低於預期,加上歐洲的天然氣儲存量比一年中的多數時間少10%,天然氣價格已經飆升到創紀錄的水準,歐盟對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感到十分擔憂。 &nbs
2022-02-08
美股近來的慘跌未能動搖美聯儲收緊貨幣的決心。週三,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1月利率決議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該央行已準備好在3月加息,不排除FOMC每次會議都加息的可能性,以應對通貨膨脹。 該消息公佈後,美股三大指數跳水,道指由漲近1%迅速轉跌,標普500指數由漲1.8%收窄至漲0.3%,納指由漲2.6%跌至漲0.9%,尾盤三大指數均轉跌,最終僅納指勉強收漲0.02%。 美國國債收益率大漲,十年期美債收益率
2022-01-27
近期,烏克蘭緊張局勢加劇,這不止重創俄羅斯金融市場,西方世界、尤其是毗鄰俄羅斯的歐洲市場也都未能倖免。 上週末,美國下令其駐烏克蘭大使館工作人員的親屬撤離,非必要崗位工作人員也被允許離開,同時,還敦促在烏克蘭的美國公民考慮離開。美國國務院在一份聲明中稱,有報告稱俄羅斯正計畫對烏克蘭採取重大軍事行動。英國政府週一開始從英國大使館撤出一些工作人員和家屬。 北約負責人警告說,估計有10萬名俄羅斯軍隊在邊境集
2022-01-25
當地時間19日,英國與美國表示,兩國已經開始就特朗普政府時期美國對英國鋼鐵和鋁出口徵收的關稅問題進行正式談判。 雙方未透露談判的具體日期或時間表。據悉,談判內容將涉及全球鋼鐵和鋁產能過剩,包括美國對來自英國的金屬徵收關稅,以及英國對美國產品徵收的25%報復性關稅,具體包括威士卡、摩托車、牛仔褲和煙草等。 2018年3月,特朗普政府根據1962年貿易法的一項國家安全條款,對包括歐盟、英國和日本等國在內的
2022-01-20
歐元區19國財政部長當地時間17日在歐盟總部布魯塞爾舉行會議,重點討論了如何修改歐洲《穩定與增長公約》中關於政府債務上限的條款。歐盟委員會副主席東布羅斯基斯當天會後表示,各國基本同意修改原公約中比較嚴格的條款,而採取更符合實際也更可操作的辦法。 《穩定與增長公約》中規定,各簽約國的國債不能超出國民生產總值60%的上限,如果超過必須每年保證減少超出部分的5%。目前的現實是歐洲大部分國家為應對疫情大量發放各類補貼,政府債務
2022-01-18
新華財經北京1月14日電,越來越多的美聯儲高官都在支持3月加息,他們擔心疫情對商品、服務和工人供應的破壞,將令高通脹在美國經濟中變得根深蒂固,對抗通脹正式成為下階段美聯儲的政策重心。 13日,美聯儲理事佈雷納德出美聯儲副主席的參議院提名聽證舉行,其表示,對今年3月加息持開放態度,稱“一旦量寬淨購債結束就可以加息”,並支持在開始加息“一段時間之後”縮表,預計未來
2022-01-14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日援引哈薩克斯坦媒體報導,阿拉木圖副市長9日表示,市長在5日的騷亂中遭到襲擊。 上周,哈薩克斯坦因天然氣價格躥升而爆發抗議浪潮。儘管哈政府試圖平息爭議並降低燃氣價格,但抗議演變為與執法人員對抗的騷亂,哈政府隨即宣佈進入緊急狀態。哈總統上周五(7日)表示,仍有武裝人員持續抵抗,將繼續與那些手持武器的人進行戰鬥,同時,他表示,政府已與和平抗議者就緊迫的社會和經濟問題達成共識。 同時,
2022-01-10